加強民生衡器監管—營造公平和諧計量社會
衡器應始于原始社會末期,據史料記載距今已有4000多年,當時出現了物品交換,但計量方法則是靠眼看手摸;而作為計量重量的器具 --衡器,在我國zui早出現于夏朝;春秋戰國時期已掌握了杠桿原理,戰國中期在楚中一帶已廣泛使用天平和砝碼稱量黃金,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計量標準不一,較為混亂,直到秦統一天下后,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實行商鞅變法(公元前221年),才統一了度量衡標準;宋朝時期出現了準確度達到1厘(40mg)的戥秤,標志著當時的衡器已具有相當可觀技術水準。
如今衡器是所有計量器具中應用zui廣泛、品種數量zui多的計量器具,他不僅僅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,它已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、各個行業之中,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然而隨著我國衡器制造廠已達數百家,從業人員已達數十萬人,產品品種和規格達數千種。品種的琳瑯面目市場九兩秤霸市現象,管理者心知肚明,計量潛規則已成社會公害。所以這也不得不加強計量監督管理,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。
*: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。嚴厲查處制造帶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等違法行為,嚴厲查辦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事計量違法行為。加強執法協作,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和執法聯動機制,加強行業性、區域性計量違法問題的集中整治和專項治理。開展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計量監督檢查。比方說電子吊鉤秤,電子磅秤,電子秤,地衡,電子地秤,電子汽車衡,吊鉤秤等電子衡器
第二:加強計量監管體系建設。做好國家計量法律法規發布后的工作銜接。全面推進“數字計量”建設,建設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,完善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檔案,建立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和制造許可證數據庫,提升我省計量管理信息化水平。完善對計量器具生產制造、銷售、使用等環節和計量技術機構的監管措施,完善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。加強計量社會監督,充分發揮新聞輿論、社會團體、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,不斷拓寬計量監督渠道。
第三:加強民生計量監管。組織落實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能表、水表、熱量表、出租車計價器、集貿市場及高速公路計重收費用衡器等貿易結算用衡器、醫療計量器具等的強制檢定。強化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監管,完善定量包裝商品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監管模式。推行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合格公示制度,有針對性地開展計量專項整治,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。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,推動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活動,建立健全誠信計量檔案,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,實行誠信計量分類監管,建立誠信計量信用信息收集與發布和計量失信“黑名單”制度,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。